傍晚的风卷着梧桐叶掠过巷口的路灯,林夏踩着高跟鞋刚拐进熟悉的小路,就瞥见排水沟里躺着块不寻常的东西——那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,表面泛着淡金色的光泽,像被揉碎的阳光裹在里面,在暮色中格外扎眼。
她蹲下身时,指尖碰到石头的瞬间,竟感到一阵温热,仿佛握着块刚晒过的暖玉。这绝不是普通的鹅卵石。林夏鬼使神差地把它揣进口袋,快步回了家。
推开出租屋的门,她习惯性地把包扔在沙发上,却听见“叮”的一声轻响。低头一看,那块石头正安静地躺在玄关的地垫上,而刚才它明明还在口袋里。更奇怪的是,它居然发出微弱的光,像萤火虫般忽明忽暗,照亮了周围一圈空气。
林夏的心跳漏了一拍。她凑过去仔细端详,发现石头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,像某种古老的符文。她想起大学时选修的地质课,老师讲过黄金矿石常伴生其他矿物,可眼前的石头色泽太均匀,不像天然形成的。她打开手机搜索“发光矿石”,弹出的结果让她倒吸一口凉气——类似描述的矿物几乎都是传说中的“夜光石”,但现实中从未被证实存在。
当晚,怪事接踵而至。凌晨三点,林夏被客厅的动静惊醒,睁开眼看见那块石头正悬浮在半空,光芒比之前亮了好几倍,把整个房间照成淡金色。她吓得差点叫出声,可下一秒,石头又落回原位,光芒也黯淡下来。
第二天一早,林夏带着石头去了地质研究所。接待她的年轻研究员盯着石头看了半天,突然瞳孔收缩:“这……这不是黄金,是一种罕见的稀土矿物,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,能吸收光线后在黑暗中发光。”他顿了顿,“但这种矿物的产地极少,国内只有西南某山区有过记载,你怎么得到的?”
林夏支吾着说是在巷口捡的,研究员却皱起眉:“最近市里频繁出现不明发光物体目击报告,我们正在调查是否和这种矿物有关……”话音未落,研究所的警报突然响起,窗外传来警车的呼啸声。
三天后,林夏站在巷口排水沟旁,手里攥着张便签纸。纸上写着研究员的话:“矿物样本已送检,初步判断是古代文明遗留的‘光晶’,具有储存能量的特性,但过量接触可能导致人体机能紊乱。”
风又吹过来,卷起地上的落叶,林夏望着曾经捡到石头的位置,忽然笑了。她把便签纸塞进口袋,转身走向公交站——或许有些秘密不必深究,就像那块石头,曾给她的平淡生活投下道光,如今该让它回到属于它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