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奶奶走后的第三天,我蹲在她那间堆满旧物的房间里翻找。阳光透过蒙尘的窗棂,落在墙角那只锈迹斑斑的铁盒上。指尖刚碰到盒盖,便传来一阵熟悉的、带着樟脑丸气息的凉意——就像小时候钻进她衣柜偷拿糖时,那种混合着木头香与时光沉淀的味道。

掀开盒盖的瞬间,一枚泛黄的纸条滑落出来,上面是奶奶歪扭的字迹:“给囡囡的金锁,别弄丢了。”下面压着的,正是那枚我童年记忆里最闪亮的存在:小宝宝黄金牌。
它躺在绒布上,依旧锃亮,边缘却多了几道浅痕——那是当年我被石头绊倒时,磕在台阶上留下的印记。金属表面映出我的脸,忽然想起七岁那年的清晨,妈妈把我抱在膝头,将这枚金牌系在我脖子上。“这是奶奶在你满月时,托人从城里带回来的,”她的声音像浸了蜜,“说金子能护着你,长大以后要当个勇敢的小姑娘。”那时的我攥着妈妈的衣角,看着金牌上刻着的“囡囡”二字,觉得整个世界都亮堂堂的。
幼儿园的午睡时间,我总把金牌贴在胸口,听着旁边小朋友讨论谁的发卡更漂亮。有一次,隔壁班的男孩抢了我的积木,我急得哭起来,金牌蹭在他衣服上,留下一点亮晶晶的印子。“给你看个好东西!”我抽噎着掏出金牌,他立刻眼睛发亮:“你戴的是真金子吗?”后来我们成了朋友,他总追着我问金牌的故事,我便炫耀似的讲起奶奶给我煮“金水”(其实是把金牌放在水里煮,说是能治感冒)的事。现在想来,那锅水或许没什么药效,可喝下去时喉咙里的甜味,还有奶奶摸着我脑袋说的“囡囡会好的”,才是真正治病的良方。
小学三年级的一个雨天,我把金牌忘在学校操场了。回家后抱着膝盖坐在门槛上哭,奶奶举着伞冲进雨幕,回来时头发全湿了,怀里却紧紧护着那枚金牌。“你看,这不是好好的嘛。”她擦着我的眼泪,雨水顺着她的皱纹往下淌。如今金牌还在,奶奶却走了,那些一起走过的风雨,那些她用生命护住的温暖,都成了嵌在岁月里的光。
前几天整理房间,我把金牌挂在了书桌前。阳光照过来时,它会在纸上投下一片小小的光斑,像奶奶当年笑起来的样子。原来有些东西从来不会过期,比如藏在黄金牌里的爱,比如那些被时光泡软的童年记忆。它们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,而是 living 的,活在我们每一次呼吸里,每一次想起时,都会在心里漾开一片暖。
风从窗外吹进来,掀起书页的一角,我望着那枚金牌,忽然听见奶奶的声音:“囡囡,要记得,你是被爱泡大的孩子呀。”
(全文约750字)